Save The Internet ---網絡應該中立
自從主流媒體出現,便引發言論自由的問題;現在互聯網普及,也帶來網絡中立的問題。事緣美國一些互聯網服務供應商(ISP)認為Google和Yahoo等大型入門網站,由於多用戶瀏覽,流量大,佔用了他們不少頻寬,建議向他們額外收費。Google等網站卻認為,ISP(互聯網服務供應商)作為訊息的載體,只是中間人一個,應採取中立態度,不應對個別網站或個別內容額外收費,於是這便牽起了網絡中立(Net Neutrality)的爭論。
其中美國AT&T最近指出,互聯網的頻寬將在2010年因VOD(Video on demand)視頻內容大增而飽和。不少人認為頻寬供不應求,價格自然會隨市場需求而調節,這將發展出分級收費的制度。假設很多人上網都是到Google網站,ISP可能向Google額外收費,否則會把頻寬優先撥給其他願意付費的網站。假設微軟MSN願意額外付費給ISP,其網站數據便可獲優先處理。當用戶每次到MSN只須三數秒,去Google卻要二、三十秒的話,用戶可能因此而「過檔」,從此不再去Google搜尋了。
Google認為ISP應該「中立」,不應因網站、內容或其他因素改變用戶的瀏覽速度,這剝奪了用戶獲取資訊的機會,並不公平。然而ISP卻認為,願意付較多錢的網站,應該獲得較高速度的優先處理,因此「價高者快」才是更公平的做法。
認為網絡應該中立的人,發起了Save the Internet運動,並促請國會成立法案,規定ISP必須中立,不能對內容干預。反對的人認為流量多少快慢都一視同仁,才是不公平的做法。
http://www.savetheinternet.com/

發表你的想法...
其中美國AT&T最近指出,互聯網的頻寬將在2010年因VOD(Video on demand)視頻內容大增而飽和。不少人認為頻寬供不應求,價格自然會隨市場需求而調節,這將發展出分級收費的制度。假設很多人上網都是到Google網站,ISP可能向Google額外收費,否則會把頻寬優先撥給其他願意付費的網站。假設微軟MSN願意額外付費給ISP,其網站數據便可獲優先處理。當用戶每次到MSN只須三數秒,去Google卻要二、三十秒的話,用戶可能因此而「過檔」,從此不再去Google搜尋了。
Google認為ISP應該「中立」,不應因網站、內容或其他因素改變用戶的瀏覽速度,這剝奪了用戶獲取資訊的機會,並不公平。然而ISP卻認為,願意付較多錢的網站,應該獲得較高速度的優先處理,因此「價高者快」才是更公平的做法。
認為網絡應該中立的人,發起了Save the Internet運動,並促請國會成立法案,規定ISP必須中立,不能對內容干預。反對的人認為流量多少快慢都一視同仁,才是不公平的做法。
http://www.savetheinternet.com/

發表你的想法...
留言